今年,我有幸参加了由民建泸州市委组织的2016年骨干会员学习班,我们在井冈山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开展实地培训和教育。
这是一块多么神奇的土地啊,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就从这里点燃,而后,以燎原之势铺满神州大地,照亮整个世界。
我听到了炮声隆隆,枪声不断,革命军人一声怒吼,冲向敌营,视死如归;我看到了旌旗飘扬,漫山红遍,革命军人悍不畏死,前仆后继;我领略到一代伟人的卓尔气度,兵临城下,依旧谈笑自若,进退从容。
这里是革命的摇篮,它凝结着革命先辈们的心血,它汇聚了革命思想的精髓,它浸透了革命英烈的鲜血。从踏上这片土地的瞬间,我的心情便久久不能平静,我感受到了巨大的困难和挫折面前,共产党人是如何的坚强不屈;在无数的失败与成功更迭中,共产党人是怎样突出重围;在腥风血雨的内外交困中,共产党人是如何坚定自己的信念,为着伟大的梦想迈步前进。
井冈山精神永不褪色,它始终坚定着我们的信念。井冈山时期,大家对于国民党的憎恨,对于自由和幸福生活的憧憬,让人心凝聚在一起。习总书记说:“我们要不忘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忘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九十五年党的历程继往开来,在历史经验和现实条件下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在新的时期,我们要发扬井冈山精神,讲政治,有信念,对党忠诚,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在这条正确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井冈山精神永不褪色,它始终指引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当年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的现状说服部队领导放弃攻打长沙,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转移,使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它是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正是因为共产党人敢于看清现状,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担,中国革命才保存了这一点星星之火,拼到了新中国成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工作实际和社会发展现状思考问题,做出决定,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对于民建会员来说,写出高质量的社情民意,代表着对上级决策的深入思考,代表着对上级决策认真负责的态度,是体现实事求是精神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井冈山的精神永不褪色,它始终坚持着艰苦奋斗的作风。井冈山地理位置独特,易守难攻,是盘踞休整并伺机壮大的好地方,但地处深山,物资缺乏,共产党人发扬革命客观主义精神唱出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暖暖和和入梦想。”这里也是“朱德的扁担”故事发生地,我们实地参观了井冈山上的挑粮小道,那弯弯曲曲的小路,往返约50公里,领导人和同志们一起同甘共苦的情怀,也是革命胜利的必要条件之一。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普遍不愁吃饭穿衣,有人觉得艰苦奋斗的精神过时了,殊不知我国资源也在慢慢消耗枯竭,“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就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一些“老少边穷”的地区,人民的生活还很艰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艰苦,才能充分使用各种资源;奋斗,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三天的学习时间过得很快,我们离开了这片共产党人流血流汗的土地,但井冈山的精神,正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这,也是一点星星之火,随着一批批的学员离去,播撒到神州大地。
(祝佳:民建泸州市龙马潭区基层委员会委员、二支部副主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