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建国会泸州市委员会


泸州民建在70年多党合作制度中发挥的历史作用
(日期:2019-09-19 11:18:39  阅读数:1482人)【字体: 】 

泸州民建在70年多党合作制度中

发挥的历史作用

 

陈亚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确立70周年。70年来,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向全世界展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和政治优势,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总结70年多党合作的历史,必将开启多党合作的新篇章。

民建泸州市委于19511218日经民建总会西南办事处批准成立分筹会,迄今已近68年,是建国后较早成立的地方组织之一。从195212日分筹会成立到2016527日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从分筹会成立时的14名会员到今天的540名会员(期间共发展会员623名),从分筹会成立时的2个小组到今天的23个基层组织(4个基层委员会、19个支部),足以见证泸州民建的发展历程。纵观近68年的历史,更可以看到泸州民建组建的必要,发展的必然,政体的必需。

泸州历来是川、滇、黔、渝地域结合部的经济枢纽,地处长沱两江汇合处,是物资集散的重要商埠。曾是川南行署和泸州专署所在地。经济发达,市场繁荣,工商经济界代表人士集中,作为工商经济界和知识界主要成分的民建也就应运而生。如今,泸州已成为川渝滇黔结合部的区域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圈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它的发展变化也离不开民建组织和全体会员的努力。

一、为泸酒的恢复和发展做出历史性贡献

1949123,泸州解放。因白酒行业是酒城泸州的经济支柱,为了迅速和发展曲酒生产,国家对私人作坊大力扶持。1950年初,李华伯作为泸州著名的“春和荣”酒坊业主,在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下,以其“春和荣”作坊为首,牵头组建了“泸州曲酒联营工业酿造社”并出任经理,迈出了恢复和发展泸酒生产的第一步。同年10月,李华伯又动员泸州工商大户“福寿同”酒坊的业主陈中和(后加入民建)等酒商联合成立了“泸州市义中曲酒酿造社”。1951年,“义中”、“定记”、“温永盛”、“曲联”四家私营酒社又联合曲酒作坊19家,恢复生产性窖池82口。同年3月,川南人民行政公署在泸州以赎买的原“泸县金川酒精厂”为主体,吸收了未参加联营的另外17家曲酒作坊,正式成立了“川南区专卖事业公司国营第一曲酒厂”。至此,泸酒的生产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当年全区白酒产量便一举达到了3831吨。国营第一酿酒厂与民族工商业者的私营酿酒联营社齐头并进,在恢复和发展生产方面泸州酿酒业走在了全川的最前列。

195512月,泸州城区的四个私营联营“社”、“厂”经过改造,走上了公私合营道路,成立了“泸州市公私合营曲酒厂”。19611月,“地方国营泸州酒厂”与“泸州市公私合营曲酒厂”合并为“泸州市曲酒厂”,1964年更名为“四川省泸州曲酒厂”。这就是共同打造出今日享誉海内外的浓香鼻祖——泸州老窖的前身。

二、为恢复泸州国民经济献计出力

195111月,时任泸州义中曲酒联营社经理、泸州市工商联筹委会主委的李华伯经徐崇林和蒋涛介绍加入民建,并任泸州民建分筹会委员。同年,受组织委托,为恢复泸州百业凋敝的国民经济,消除工商业者对党的政策怀疑和对土匪猖獗的恐惧心理,李华伯积极宣传国家“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工商政策,说服了在泸州工商界具有较大声誉的土产大户、民建会员陈中和一起成立了川南地区第一家联营社——公私合营新生土产运销联营社(后改为新生土产运销公司),李华伯任董事长,陈中和任经理。“新生”的成立,消除了工商界人士的重重顾虑,打开了泸州土产购销的局面,在川南地区产生了很大影响。

19527月,李华伯以泸州市工商联筹委会的名义在《川南日报》发表了题为《全市工商业者行动起来,增强信心,积极经营,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而努力》的文章。19531月,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全国掀起了经济建设高潮。为配合党的宣传,李华伯又以泸州民建分筹会主委的名义在《川南日报》发表了《爱国的工商业者积极开展业务,迎接祖国的经济建设高潮》一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市工业、手工业和商业蓬勃发展的作用,使我市工商业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为城乡物资交流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在协助政府保证税收方面,李华伯主委大力宣传税收的意义和纳税的责任,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不断消除工商界人士的思想顾虑和克服偷漏税,使税收任务每次都顺利完成或提前完成。

1953年,调整工商业时,为加强对工商界的了解和帮助工商业会员搞好劳资、公私关系和生产经营,泸州民建支筹会主委李华伯组织民建和工商联就市场情况、我市小型工厂和手工业自产自销情况,以及手工业劳资、雇佣、师徒关系等开展调查,向党和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同时,为了打开市场停滞局面和活跃市场,支筹会与市工商局、市工商联联合组织流动贸易组,到友邻地区(隆昌、内江、自贡、资中、石桥、成都等)开展贸易交流活动,促进成都、叙永、昭通三地与泸州市的物资交流,缓解了叙永、古蔺和古宋三县春荒。在1954年的“一化三改造”运动中,李华伯主委针对工商界思想混乱、经营消极等情况,一方面以泸州民建分筹会的名义多次向政府有关部门报送《工商情况简报》,建议政府指导处理。另一方面,他又号召工商业者要认真学习,积极接受改造,一心一意走社会主义道路,并以自已的亲身经历说服大家,使大多数工商业者看清了社会主义各类企业的光明前途和作为一个私营工商业者应走的正确道路。在他的带动下,公私紧张关系得到缓和,工商界人士的思想逐步稳定。19547月底,泸州市私营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类企业占全市私营工商户的21.5℅。与此同时,两会会员还积极协助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推销,19541955年“两会”(民建、工商联)工商界共完成公债认购约44万元(旧币),超额完成任务。

三、积极推动对工商业的改造

1956年初,在全国掀起的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中,泸州市第一任民主党派副市长、民建泸州市委第一任主任委员李华伯为把我市对私改造运动引向深入,认真组织两会(民建、工商联)学习毛主席关于“认清社会发展规律,掌握自己命运”的重要讲话号召两会工商业者会员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带头申请公私合营,并在《川南日报》上发表了《听毛主席的话,走社会主义的路》一文,帮助大家了解党对私营工商业者的改造方针和政策,提高大家的认识,消除大家的怀疑和顾虑。由于工作扎实深入,两会工商界会员带头响应,特别是由先进工商青年组成的服务队,带头搞好本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做到合营生产两不误;在行业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帮助人手少、有困难的同业进行清产核资、登记报表等工作,更是鼓舞了更多的人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积极性。因此,全市私营业者纷纷提出申请,经泸州市人民委员会第九次扩大会议批准,全市37个工商行业的1431户私营工商业全部实行公私合营,19户粮食代销店直接过渡为国营工商业,5321个手工业者全部加入合作社,长航、短航也全部实行了合作化。

 

(作者:陈亚辉——民建泸州市委原副主委兼秘书长、泸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社会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打印此页   编辑信箱   关闭窗口   收藏本页  

关于对《泸州民建在70年多党合作制度中发挥的历史作用》 一文的讨论

(以下评论只代表本站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暂时没有人对该文章作出评论 或发布的评论未通过审核 !




网上大名:   (注意:在本站发表评论需要网管审核!) 
评论内容: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政治、黄色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机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验证码:   

        
 


  办公地址: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江阳南路10号党派大楼

请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2010-2012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建国会泸州市委员会  本站文章,未经制授权,严禁转载

备案号(蜀ICP备15029416号-1)  发文统计  本站留言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