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来龙去脉
泸州民建会员 雷兵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和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在2018年3月的“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明确地称之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这一制度伴随着新中国建立、多党合作建国、协商民主建政而产生,经历了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不断发展、完善、成熟,为人类政党政治和政治文明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路径。回顾这一新型政党制度形成、发展完善、成熟定型的历史进程,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志同者,其道合。正是这一共同的初心和使命,成为中国各党派勠力同心、携手前进的最根本动力,筑牢了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基石。如何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笔者就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来龙去脉谈点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彼时正值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而抗战胜利后,各民主党派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是引领中国走向光明的正确道路。“五一口号”迅速得到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热烈响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促进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中国致公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九三学社等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先后分别发表响应“五一口号”的声明、宣言和告全国同胞书,并在通电中指出:“中共‘五一’号召事关国家前途,至为重要。全国人士自宜迅速集中意志,研讨办法,以期根绝反动,实现民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发表声明说:“革命的三民主义,必定是与新民主主义同其内容”。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政治决议指出:“中共采取新民主主义的道路,与本党历来主张的以农工为中心的平民民主政权则完全相同,将来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又是一致的”。中国民主建国会在对美国白皮书的声明中强调,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只有新民主主义,才是它唯一的光明幸福的道路”。中国民主同盟发表声明指出:“通过新政协会议解决国是,既是今日救国建国的唯一正确途径”,愿“共同为实现新政协而努力”。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钩儒、谭平山、郭沫若等5位已到达解放区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著名民主人士联合发声明,明确宣告“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贯彻始终,以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中国共产党实行人民民主的决心和诚意,与各主党派追求和向往民主政治的愿望高度契合;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的一致认同,使得各民主党派由衷地响应中共央“五一口号”,共同创造了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推动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主的伟大飞跃。
事实证明,中国的政党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土长期稳定全面发展的合作格局,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逐步形成的,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及全国人民共同作出的正确的历史选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五一口号”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历史件,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公开自觉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迈上了新征程,标志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新型政党制度建设翻开了新篇章。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演进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掀开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历史篇章。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成为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但在十年“文革”时期,这一制度遭到了严重的挫折。随着中共十ー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1982年,中共十二大把“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作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团结协作的基本方针。
1989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第一次明确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关系是执政党同参政党的关系。
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把坚持和完善这一政党制度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1993年,全国人大人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我国的根本大法,从而把多党合作制度上升为国家意志。以后历次宪法修正案都予以重申。
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坚持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明确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提高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
200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体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指出: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006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对民主党派的性质作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2007年,国务院发表了《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主要特征和基本内容,全面反映了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及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总之,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所走过的历程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牢固的历史根基。七十年风雨兼程,我国新型政觉制度形成、确立、发展,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定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持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同理想、共同事业、共同使命。“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应该不忘多党合作建立之初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
中共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多党合作制度建设,对坚持和完善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关于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等党内法规和政策文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新型政党制度的内涵,推动了新型政党制度建设。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义政党制度的基本方略。
2018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政党制度”的论断,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的性质地位、鲜明特点、独特优势和前进方向,为推动多党合作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巩固和发展多党合作制度、充分发挥多党合作的制度效能指明了方向。
至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成熟定型。这个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既不是执政党一党独占、别无分店,也不是多党竞争、轮流坐庄,而是执政党与参政党的有机结合。它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能够有效避免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有效避免一党缺乏监督或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甚至相互倾轧的弊端,有效避免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
多年来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的中国式民主,有利于携手谋大事,减少内耗,提高效率,加速和促进中国向伟大复兴的进程。这个制度的优势显而易见,实践证明,这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彭显了中国智慧,为世界政党制度提供了中国方案。
不忘合作初心、承担历史使命!在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之际,回顾往昔,让我们更加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征程中,旗帜鲜明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毫不动摇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充分发挥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展现党派履职新作为、实现人民政协和多党合作事业新发展,以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当好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为实现中国梦进一步凝聚共识、集聚智慧、汇聚力量!
(作者:雷兵能—民建泸州市委委员、泸县基层委员会副主委、泸县政协常委。)